新加坡減災策略計畫

發佈時間:2022/10/04    瀏覽次數:17617



一、前言

新加坡近年來的減災績效顯著,特別在營造業方面的減災成效更是明顯,這些減災成效則是建立在他們的10年減災策略計畫上。在新加坡最新的10年減災策略計畫WSH 2028(2018-2028)中,更是宣示要在2028年前成為職災致死10萬人率少於1.0的國家,達到世界一流的水平。新加坡的各項減災作為介紹可以在其官網中查詢,如圖1所示。本文擬介紹新加坡WSH 2028減災策略計畫,讓大家瞭解新加坡減災作為的理念與重點事項,同時介紹新加坡工作場所安全設計規範與新加坡工作場所安全衛生科技發展,提供國內營造業參考。

圖1. 新加坡工作場所安全衛生網頁 [1]

二、新加坡減災策略計畫

在新加坡的減災作為方面,新加坡人力部(Ministry of Manpower,MOM)每10年會公佈1次減災策略計畫,最新版本為2018-2028年的「WSH 2028」。新加坡WSH 2028如圖2所示,其內容包括:

圖2. 新加坡減災策略計畫 [2]

2.1 新加坡減災策略框架

WSH 2028減災策略計畫中描述了新加坡的減災策略框架與減災策略重點事項。新加坡總理在2017年宣佈2028年要實現工作場所死亡每10萬人率低於1.0的世界先進目標。因此,新加坡人力部於2018年開始推動WSH 2028的10年減災策略框架與計畫,並致力於實現2個轉變:

兩個重要轉變 / Two Important Shifts

I. Removing any misconception that WSH is a cost, and replacing it with the conviction that good WSH is good for business; and

(消除工作場所安全衛生是一種成本的誤解,取而代之的是良好工作場所安全衛生有益於業務發展)

II. Correcting the fallacy that companies cannot influence their employees’ health, and instead entrenching the belief that employers can and should create work environments conducive for good health.

(糾正企業無法影響員工健康的謬誤,堅信雇主可以且應該創造有益於健康的工作環境)

為此,新加坡在WSH 2028中提出了一個願景(vision):

WSH 2028 Vision

A Healthy Workforce in Safe Workplaces; A Country Renowned for Best Practices in Workplace Safety and Health.

安全工作場所的健康勞動力,建立以工作場所安全衛生最佳實踐聞名的國家。

WSH 2028的願景包含安全、健康、零災害的3大要素,關注工作場所傷害預防、職業病預防、工作場所健康促進,如圖3所示。

圖3. 新加坡WSH 2028減災策略願景的3大要素

新加坡在此願景下,列出了WSH 2028的4大目標,包括:

  1. (1) 持續減少工作場所傷害率

  2. (2) 最小化導致職業災害的危害

  3. (3) 促進良好勞動健康

  4. (4) 推廣VISION ZERO文化

2.2 新加坡減災策略計畫重點事項

新加坡根據WSH 2028的4大目標,擬定了十年減災策略計畫的重點事項,如圖4所示,包括:

圖4. 新加坡減災策略計畫重點事項

  1. (1) 強化工作場所安全衛生擔當(WSH ownership)

在企業決策中突顯工作場所安全衛生的重要性

保持企業董事與最高管理階層的工作場所安全衛生擔當一致

強化工作者的工作場所安全衛生擔當

  1. (2) 強化工作場所健康的關注

擴大職業病預防的努力

建立企業促進勞動健康的能力

  1. (3) 促進科技輔助的工作場所安全衛生

發展工作場所安全衛生科技生態系統以深化產業能力

藉由科技強化工作場所安全衛生訓練

三、新加坡創新減災作為

在新加坡的減災策略計畫中,有2個創新減災作為跟大家分享:

3.1 新加坡積極推動工作場所安全衛生科技

新加坡正積極推動工作場所安全衛生科技(WSH Tech),以發展WSH Tech的生態系統,進而強化產業能力。新加坡推動WSH Tech的重點事項包括:

  1. (1) 發展工作場所安全衛生科技藍圖,以找出對解決工作場所安全衛生問題影響最大的新興科技

  2. (2) 整合研究單位、科技單位與專家學者,建立工作場所安全衛生創新與科技網路,以發展工作場所安全衛生解決方案

  3. (3) 舉辦工作場所安全衛生科技競賽(WSH Tech Challenge),以促進工作場所安全衛生難題的創新解決方案發展

  4. (4) 跟進支援科技競賽的成功解決方案,以加速行業採用

  5. (5) 促進企業監測與管理工作場所安全衛生風險的能力

在營造業方面,新加坡亦針對營造業提出科技解決方案(WSH Tech for Construction),包括ePTW(e-Permit-to-work)、無人機、電子圍籬、健康監測、穿戴式裝置、AI視覺技術、高階駕駛輔助系統、駕駛狀態監測系統、視覺死角偵測、360度環景攝影與物聯網等,都值得國內營造業參考。

3.2 新加坡營造工程工作場所安全設計規範

新加坡自2015年在英國的協助下建立並實施《工作場所安全衛生安全設計規範(Workplace Safety and Health (Design for Safety) Regulations)》,簡稱WSH (DfS) 2015規範 [3] 。同時在2016年頒佈《工作場所安全衛生安全設計指引(Workplace Safety and Health Guidelines (Design for Safety)》 [4] ,並在2022年進 行工作場所安全衛生安全設計指引的改版。新加坡在英國CDM 2015規範的基礎上,提高WSH (DfS) 2015規範的執行力,包括明確未遵行規範的罰則、配合新加坡工程發包模式進行規範的制度調整、建立設計階段適用的風險評估方法與安全設計考量清單、安全設計檢查機制、安全設計成果審查機制等。新加坡不僅成功推動營造工程安全設計制度,近年來營造業的減災績效更是顯著,成為許多國家重點學習的對象。

圖5. 新加坡工作場所安全衛生安全設計規範與指引 [3-4]

四、結語

從新加坡的減災策略計畫中可知,新加坡不僅要改變安全衛生的價值觀,讓大家認知到安全衛生不是成本,反而能幫助業務成長。同時,新加坡也重視安全衛生的承擔(ownership),並在企業決策中突顯工作場所安全衛生的重要性。此外,新加坡在工作場所安全衛生科技的推廣,以及推動營造工程工作場所安全衛生安全設計制度的經驗,也都值得國內營造業參考學習。

參考文獻

  1. [1] Singapore WSH Council: https://www.tal.sg/wshc

  2. [2] Singapore Ministry of Manpower. WSH 2028.

  3. [3] Singapore Ministry of Manpower. Workplace Safety and Health (Design for Safety) Regulations 2015.

  4. [4] Singapore WSH Council. Workplace Safety and Health Guidelines (Design for Safety) 2016.